
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“双循环”发展的区域
2022-09-28一、引言
二、文献综述
三、不同视角下的双循环
四、数据来源及主要指标
(一)数据来源
(二)区域及产业分类标准
(三)核心指标定义
1.全国双循环规模比
2.省级双循环规模比
3.国内供需比
4.省内供需比
五、区域维度下的双循环差异
(一)全国视角下的供需平衡分析
(二)省级视角下的供需平衡分析
1.省际间供需平衡变化趋势
2.省内供需平衡变化趋势
(三)内外循环的相对重要性
1.全国视角下的双循环规模
2.省级视角下的双循环规模
六、产业维度下的双循环差异
(一)八大产业门类的内外依赖程度
(二)八大产业内循环的区域性差异
(三)八大产业外循环的区域性差异
七、结论及政策建议
文章摘要:加快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基于最新可得的投入产出表数据,本文将双循环拓展到省级层面,针对各省份对国内外市场的依存度变化及相互联系,分析我国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在省级层面的异质性。研究发现:从总体上看,我国长期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,内循环在双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;从省级层面看,在国外贸易循环中的省际间供需平衡差异趋同,但在国内循环贸易中,省际间供需平衡差异趋异;从产业上看,机械品、食品业、生产品的对外依赖度有刚性特征,不同地区各产业的外循环差异明显。基于系统的实证分析,我们提出相关的政策调整建议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DOI:10.16110/j.cnki.issn2095-3151.2022.07.006
论文分类号:F124